《做喜歡的事,等待也是一種享受》
自2014年底取得E-RYT200 (美國瑜珈聯盟認證老師)後,每年我都會幫自己安排1-2次的瑜珈進修課程,目的是希望能從不同派系的學習中,秉持開放的態度,使自己的教學能夠更加精緻與平衡。感謝在這條路上遇見的每一位老師,因為你們無私的分享與指導,奠定了我的基礎、豐富了我的瑜珈生命。
#心的跨越
2018年一個因緣際會讓我發現到「疼痛照護瑜珈療癒」的師資培訓課程;這是有別以往我所選擇的領域,但卻是在我四年多的教學中無論從學生身上看到的、包含我自己也有著跟疼痛相關的問題時,便帶著好奇與期待的心報名兩個階段的課程培訓。原以為只是一個單純接收方法、告訴你如何解決疼痛問題的課程,卻完全顛覆了過往我的學習經驗。創辦人Neil老師從疼痛科學的角度延伸至各個面向的照護,以瑜珈層鞘五大觀點和體位練習為基礎,透過身體與呼吸的覺知練習,包含對於神經科學的認識與心理方面的照顧,由內而外的協助個案幫助自己改善疼痛相關的問題。也因為這樣的震撼與收穫激發了我在6月初完訓後毅然決然地報名參加同年10月所舉辦的PRYT第一階段的基礎培訓,正式開啟了我走上瑜珈療癒的旅程。
#我正在對的道路上行走前往對的方向
這是我在國際瑜珈療癒師PRYT Level 1 完訓後對Michael 爺爺說的一段話,而那一刻也正是堅定我朝瑜珈療癒道路前進的關鍵!終於在2019年11月我完成了國際瑜珈療癒師PRYT Level 2的培訓課程,也相繼完成疼痛個案報告與研究,並於今年2020年1月正式成為台灣第六位由加拿大官方認證的疼痛照護瑜珈療癒師!
#等待是為了擁有美好的時刻
#在這過程中我們會耐心準備
在我的前方已經有一群人一直以來默默地耕耘與付出,都是希望能夠將瑜珈療癒推廣至每世界的一個角落,也因為有他們在瑜珈療癒這條路上的辛苦與堅持,才能夠使更多人有機會踏上探索自我的旅程。我必須承認,在這近兩年的學習中,不免會因為大環境的影響讓人感到迷惘、遇到卡關,會有感到能量、精力耗盡的無奈;而這段期間有個很重要的課題便是「需要學習如何跟它共存、相處」。就如同在衝浪的時候,必須明白用什麼樣的速度去配合這道浪才能夠安全且順利的完成。而當意識到我的速度就是如此時,心裡面便多了份安定感,因為我就是需要這些時間和經驗的堆疊才能夠紮實、穩定的到達。漸漸地,等待不再讓人感到煩躁,因為我知道「等待其實是一種準備」,等待的過程中會讓你學會探索自我、尋找屬於自己的特質;雖然很多事情現在不會馬上開花結果,但這過程中所有的經歷都是在孕育更好的自己。
今年是Michael 爺爺推廣瑜珈療癒的第34個年頭,而日本瑜珈療癒師Toshi老師也一個人在日本耕耘了20年⋯我想,我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等待、來準備和努力。
#感謝相信我的你們
#感謝陪伴我的夥伴
#最後要感謝願意繼續努力的自己